花垣县十八洞村猕猴桃产业园正式开园,村民们开始采摘猕猴桃,并装上京东电商的专用车辆,直供香港和澳门。
76岁的龙德成老人,与老伴施成富,听说今天开园,执意要与儿子施全友和儿媳孔铭英一道,来到猕猴桃产业园摘猕猴桃。施成富老人的肩上挎着箱子,龙德成边摘边将猕猴桃放入箱子,不时将猕猴桃举在手中,向大家“炫耀”一番:“看,我们村里的猕猴桃熟了,好乖好漂亮哟,一定会卖个好价钱。”老伴施成富,则总是她的配角,总是满脸的笑意。
“大姐”石拔专也来了,去年刚嫁到村里的吴满金也来了。吴满金挎着箱子,跟在“大姐”后面。“大姐”身手麻利,边摘边叫吴满金跟紧点,她好往箱子里放猕猴桃。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委书记叶红专也来了。他走进园子,熟练地摘起了猕猴桃。
省扶贫办、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省绿色食品办、湖南邮政公司的相关负责人来了,香港、澳门、深圳、长沙甚至印度尼西亚的客商们也来了,京东集团的电商车队也来了。
十八洞村猕猴桃产业园位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花垣核心区内的花垣县花垣镇紫霞村、辽洞村附近,于2014年9月开发建设,规模达1000亩。经过3年的精心培育和科学管护,于今年开始挂果,并在金秋时节陆续成熟,预计产量200吨。首批采摘的猕猴桃鲜果,将通过电商平台等渠道,直供香港、澳门。
花垣县委书记罗明介绍,200吨猕猴桃产值将达到500万元,每位村民将增收1000元。
十八洞村猕猴桃产业园,采取“贫困户+企业+产业项目”的股份合作模式运作,即由十八洞村全体村民、十八洞村村委会、花垣县苗汉子合作社,合股成立“十八洞村苗汉子果业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600万元。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36户542人,以产业扶贫资金入股,占股27.1%;村集体占股10%。产业园总投资1600万元,建园缺口资金1000万元,由华融湘江银行贷款支持。
猕猴桃产业园以中科院武汉植物园为技术依托,选择“金梅”和“东红”两大优质猕猴桃品种。中科院技术团队参与项目全过程、全方位的技术指导;通过高标准建园、精细化管护,加上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运用,猕猴桃产业园产出的果子品质好、质量高。今年以来,检验检疫部门4次分别在猕猴桃不同成熟阶段取样,进行多次严苛的检测,237项质量指标全部合格,符合出口世界任何国家和地区的质量标准。
花垣正通过“京东”“阳光味道”“步步高”“君天”等线上线下平台合作,拓展产品销售渠道,将十八洞猕猴桃远销到境外、海外市场,努力将其打造成为知名的高端畅销产品。
据介绍,2015年,由花垣县扶贫办牵线搭桥,双龙镇、花垣镇等乡镇,参照“十八洞模式”,与该县苗汉子合作社“联姻”,组建新的股份公司,带动2352户贫困户、9444人参与,并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花垣核心区流转土地,建成优质猕猴桃基地2300亩,推动了猕猴桃扶贫产业的壮大。